哈巴河县:农文旅蓝狮集团在线平台融合 打造家门口的“诗和远方”
栏目: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24-09-04 15:20:22

  蓝狮集团在线平台中新网新疆新闻9月3日电(沙妍粼)山河一气秋,北疆风景异。近年来,哈巴河县库勒拜镇依托资源禀赋,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发展以农耕文化为魂、自然风光为韵、农家民宿为形、生态农业为本的特色乡村旅游,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推动农业产业提质、农民增收致富、乡村文旅繁荣。

  走进库勒拜镇萨尔塔克太村,一块块玉米高产示范田犹如一片片绿色的海洋,一条条乡间小路蜿蜒伸向远方,一项项惠民工程浸润了百姓心田,新建的养殖小区、在建的青储窖、洋溢在人们脸上的笑容……一派欣欣向荣的和美乡村景象扑面而来。

  “以前家门前的路不好走,地方小、大型卡车不好进,遇上雨雪天气出行更不方便。今年村里硬化了路面,道路两边加了宽,我种的15亩籽粒玉米来回拉运也方便了,感谢党的好政策。”说到路面硬化带来的好处,萨尔塔克太村村民徐家全难掩喜悦。

  今年以来,萨尔塔克太村以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为契机,投入950万元实施人居环境整治建设项目,在道路两侧、农家小院栽植绿化苗木360余株,种花种草1050平方米,绿化改造提升3公里,并对墙体外立面进行粉刷美化,对村内的主街道及小路进行路面硬化,推动村庄由“干净整洁”向“美丽宜居”转变,有效盘活奶牛养殖、大豆种植、庭院经济等特色资源,提升农牧民收入和生活品质。

  一镇一特色、一村一品牌。库勒拜镇塔斯喀拉村将传统手工刺绣、特色果蔬种植、民间文化艺术等产业进行有机结合,走出了一条乡村特色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塔斯喀拉村位于库勒拜镇北面10公里处,辖3个村民小组295户978人,哈萨克族占全村总人口的99%,村里大部分哈萨克族妇女都会刺绣,属于家庭式传承。塔斯喀拉村党总支结合村情实际,在充分听取村民意见和建议后,有效盘活村级闲置阵地,成立“金指手工作坊”,让有一定的民族刺绣技术并且有学习和从事民族刺绣增加收入意愿的妇女劳动力在家门口实现增收。目前,已吸纳31名绣娘加入,并通过作坊直售、线上线下接单等模式,让妇女劳动力在传承刺绣技艺的同时每月还能增加2000元以上的家庭收入。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为突破产业发展局限性,塔斯喀拉村围绕“一村一品”发展思路,在确保耕地土壤情况及周边环境因素适宜草莓种植产业的情况下,探索全年无“空档期”的草莓种植模式,盘活村委会闲置土地,打造草莓种植试验示范基地,露天地栽四季草莓,为乡村旅游采摘、集体经济壮大、群众增收致富铺就了一条“莓”好振兴路。

  优美的乡村自然风光、独特的乡土民俗风情、传统的中国农耕文化……被称为“白桦岛生态村”的喀英德阿热勒村,紧邻国家4A级景区白桦林景区,哈巴河支流穿村而过,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

  “以前靠种地维持生活,现在家门口成了旅游景点,我们老两口吃上了‘旅游饭’。”库勒拜镇喀英德阿热勒村村民马传军和她老伴这几年在家门口经营农家乐,每年有10万元以上的稳定收入,日子越过越有劲。

  然而,10年前的喀英德阿热勒村还是一个人均收入不足1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不足5万元的小村,一度“守着金饭碗过着穷日子”。为改变落后面貌,喀英德阿热勒村从2022年开始转变发展思路,依托白桦林自然生态和优质的黑土地资源,将乡村旅游与传统农耕文化、户外拓展研学、村史荣光、生态农家乐等融合发展。先后投资340余万元,改建合并闲置村委会阵地为白桦岛研学艺术营地和旅游服务中心,新建家庭别墅式轻奢民宿,打造自然研学和绘画摄影基地,带动周边村民自建民宿6家、开办农家乐18家。依托白桦岛研学艺术营地“西北极”咖啡厅,推出白桦生态岛咖啡车,推动后备箱经济发展,着力打造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白桦岛生态村”旅游品牌。

  随着电视剧《我的阿勒泰》的爆火,“白桦岛生态村”成为了不少人心目中的“诗和远方”,全国各地的“候鸟式”游客前来住民宿,品美食,赏美景,感受乡村慢生活。今年,喀英德阿热勒村准备将村内巷道及人行道进行加宽硬化,持续增强乡村旅游发展后劲。